信息中心
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新形势下,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议,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个时期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经验,分析问题,查找不足,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向纵深发展。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现场经验交流会,更是一次再推进、再动员会。以上,我们一起实地参观了一松科技有限公司和良友食品有限公司,对他们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做法有了切身的体验和了解;共同观摩了沾化县徒骇河治理、万亩生态林场等重点亮点工程,充分感受了沾化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创新举措和良好态势,体现了沾化县委、县政府的大思路、大手笔,我们耳目一新,深受鼓舞。沾化县总工会、博兴县兴福镇总工会和滨城区彭李街道总工会结合实际,介绍了各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做法。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位置,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独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企业1967家,签订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16份、涵盖企业219家,签订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12份、涵盖企业209家;共计有2315家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职工382055人,分别占应建制企业和人数的83.75%和74.1%。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工资集体协商签订不够规范,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签订水平还比较低等问题。
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要求,也是工会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积极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内容。开展工资协商,有利于保障职工最基本的工资权益,有利于提高企业薪酬管理绩效,有利于加强企业利益共同体建设,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中央和省市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更加明确。2011年下半年,中央和省委先后召开了全国、全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习近平副主席、姜异康书记等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新任务。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全市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暨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都把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提供了保障。
二是中央、省市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更加重视。王兆国同志在全总十五届四次执委会上就明确指出:要在企业普遍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扩大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水平。省、市总工会也及时下发了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切实把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今年工会工作的重点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三是协调劳动关系、促进职工队伍稳定的地位更突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劳动关系和谐、职工队伍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抓住了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了协调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抓住了当前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平等协商机制,畅通职工诉求渠道,有利于增进劳动关系双方的沟通和信任,有利于企业和职工双方利益的协调和维护,有利于从源头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职工队伍稳定。
二、创新措施,突出重点,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向纵深发展
2012年是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规范提升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以“规范协商制度、提升协商水平”为重点,以“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为突破点,强抓机遇,明确任务,创新举措,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实,努力实现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利用好各种媒体,充分发挥《滨州工人》、各级工会网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加强与相关宣传媒体的沟通联系,组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专题宣传活动,使企业、职工及社会各方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内涵、程序,更广泛地聚集深化工资协商的共识与合力,发动企业与职工积极参与。要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要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发动职工广泛参与,形成集中要约的浓厚氛围。要注重选树不同类型的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破解中小企业单独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难度大、企业方不愿谈、职工方不敢谈难题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学习借鉴沾化县枣制品行业和博兴县兴福镇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典型经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把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要健全完善协商的主体。要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建设,特别要加大对街道、乡镇和社区总工会建设力度,把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作为乡镇、街道总工会发挥作用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地把乡镇、街道内非公企业纳入到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范围。要结合基层实际,指导在中小型非公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工业园区,加快行业协会的组建步伐,促进工资集体协商在区域和行业层面的有效开展。二要增强协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行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各级工会要从本行业、本区域劳动关系的特点和企业实际出发,在协商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议题集中,工资集体合同条款要具体,标准要量化、细化,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参照周边和相近行业职工工资水平,重点围绕劳动定额、计件单价、工时工价标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等劳动标准及工资增长幅度进行协商,通过集体协商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分配关系,推进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制,做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三要规范协商程序和协议内容。要依法规范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程序,保证协商代表具有合法性,协商过程充分表达职工和企业方意愿和要求。要切实防止合同文本空洞化、形式化、低标化的问题,协商内容得到双方一致认可,接受职工监督并有效履行。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能力。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强,涉及面广、推进难度大的工作,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员队伍,是提升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与水平,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影响力的关键。去年以来,我市已建立起了一支近200人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并进行了多次工资集体协商业务培训。但是新形势、新任务对这支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各县区(开发区)总工会及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真正把提高工会干部和指导员协商能力作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批工资集体协商专家,不断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深入开展。
四是狠抓集中要约行动,确保工资集体协商顺利推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是法律赋予工会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工会主动作为、表达职工利益诉求的一个法律手段;集中行动,广造声势,是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措施。要认真落实2012年全市开展“集中要约”行动的通知要求,把推进“集中要约”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建制率。要针对一些企业工会不敢要约、经营者不回应要约的问题,采取基层工会要约和上级工会“代行”要约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工资集体协商顺利推进。
三、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质量和水平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工会工作全局,关系职工根本利益和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必须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要切实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领导机构,整合内部资源,强化工作力量。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工资集体协商纳入工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考核办法》。市总工会把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各系统,各县区再分解到所属乡镇、街道,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做到个个有任务,人人压担子。
二是做好结合文章,全力扎实推进。要把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与“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结合起来,与实施“效能提升工程”、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转变作风、建设“六型”机关结合起来,深入基层调研,倾听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职工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同时要加大企业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力度,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定期通报制度、联系点制度、督查制度及奖惩制度。各县区要每季度报告工作进度,市总工会要作出专题分析,针对工作薄弱环节提出具体改进意见。要按照《滨州市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三年规划》的要求,联合有关部门对各县区、产业(系统)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要把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列为工会系统各项评先树优的必备条件,对不开展工资协商的企业,不能评为各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企业经营者不得评为各级劳动模范,企业工会不得评为工会先进。
同志们,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创新措施,狠抓落实,加快工资集体协商推进步伐,努力把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市科学发展、追赶超越,建设生态、美丽、幸福的新滨州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